查古籍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门人问曰.人迎主表.气口主里.东垣内外伤辨.言之详矣.而盛启东又以新病之死生.系乎右手之关脉.宿病之死生.主乎左手之关尺.斯意某所未达.愿闻其义云何.
答云.病有新久.证有逆顺.新病谷气犹存.胃脉自应和缓.即或因邪鼓大.因虚减小.然须至数分明.按之有力.不至浊乱.再参语言清爽.饮食知味.胃气无伤.虽剧可治.如脉至浊乱.至数不明.神昏语错.病气不安.此为神识无主.苟非大邪瞑眩.岂宜见此.经云.脉浮而滑.谓之新病.脉小以涩.谓之久病.故新病而一时形脱者死.不语者亦死.口开眼合.手撒喘汗遗尿者.俱不可治.新病虽各部脉脱.中部独存者.是为胃气.治之必愈.久病而左手关尺软弱.按之有神.可卜精血之未艾.他部虽危.治之可生.若尺中弦紧急数.按之搏指.或细小脱绝者.法在不治.盖缘病久胃气向衰.又当求其尺脉.为先天之根气也.启东又云.诊得浮脉.要尺内有力.为先天肾水可恃.发表无虞.诊得沉脉.要右关有力.为后天脾胃可凭.攻下无虞.此与前说互相发明.言虽异而理不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