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芒针的结构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针尖(针芒):针的前端锋锐部分,应圆利,不宜太锐。
针身:针尖和针柄之间。芒针的长短、粗细的不同规格,主要指针身而言。针身应圆滑、粗细均匀。
针根:针身与针柄交界的地方。此处要牢固、以防脱落。
针柄:在针身之后,一般用铜丝或银丝绕成,呈圆筒状。
临床应用时,一般以5.0寸、6.0寸、8.0寸长和26号、28号粗细的芒针用途较多,8.0寸以上的芒针,一般临床应用较少。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芒针的结构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针尖(针芒):针的前端锋锐部分,应圆利,不宜太锐。
针身:针尖和针柄之间。芒针的长短、粗细的不同规格,主要指针身而言。针身应圆滑、粗细均匀。
针根:针身与针柄交界的地方。此处要牢固、以防脱落。
针柄:在针身之后,一般用铜丝或银丝绕成,呈圆筒状。
临床应用时,一般以5.0寸、6.0寸、8.0寸长和26号、28号粗细的芒针用途较多,8.0寸以上的芒针,一般临床应用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