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辛,平,有毒。主蛊毒,逐邪恶气,杀鬼,温疟,辟不祥。一名雀瓢。蛇衔根也。生朱崖。八月采,阴干。
陶隐居云∶若是蛇衔根,不应独生朱崖。俗用是草叶,别是一物,未详孰是。术云∶带此屑一两,则疫疠不犯,弥宜识真者。唐本注云∶此草即雀瓢也。叶似萝摩,两叶相对。子似瓢形,大如枣许,故名雀瓢。根似白薇。生平泽。茎、叶并臭。其蛇衔根,都非其类。又《别录》云∶叶嫩时似萝摩,圆端大茎,实黑,茎、叶汁黄白。亦与前说相似。若是蛇衔根,何得苗生益州,根在朱崖,相去万里余也?《别录)云∶雀瓢白汁,主虫蛇毒,即女青苗汁也。
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女青,使,味苦,无毒。能治温疟寒热,蛇衔为使。
图经文具蛇衔条下。
肘后方∶辟瘟病。正月上寅日,捣女青末,三角缝囊盛,系前帐中,大吉。子母秘录∶治小腹皮青黑赤,不能喘息。即急用此方,并治吐痢卒死,用女青末纳口中酒服。亦治大人。紫灵南君南岳夫人内传治卒死。捣女青屑一钱,安喉中。以水或酒送下,立活也。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味辛,平,有毒。主蛊毒,逐邪恶气,杀鬼,温疟,辟不祥。一名雀瓢。蛇衔根也。生朱崖。八月采,阴干。
陶隐居云∶若是蛇衔根,不应独生朱崖。俗用是草叶,别是一物,未详孰是。术云∶带此屑一两,则疫疠不犯,弥宜识真者。唐本注云∶此草即雀瓢也。叶似萝摩,两叶相对。子似瓢形,大如枣许,故名雀瓢。根似白薇。生平泽。茎、叶并臭。其蛇衔根,都非其类。又《别录》云∶叶嫩时似萝摩,圆端大茎,实黑,茎、叶汁黄白。亦与前说相似。若是蛇衔根,何得苗生益州,根在朱崖,相去万里余也?《别录)云∶雀瓢白汁,主虫蛇毒,即女青苗汁也。
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女青,使,味苦,无毒。能治温疟寒热,蛇衔为使。
图经文具蛇衔条下。
肘后方∶辟瘟病。正月上寅日,捣女青末,三角缝囊盛,系前帐中,大吉。子母秘录∶治小腹皮青黑赤,不能喘息。即急用此方,并治吐痢卒死,用女青末纳口中酒服。亦治大人。紫灵南君南岳夫人内传治卒死。捣女青屑一钱,安喉中。以水或酒送下,立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