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石中黄子_图缺)
味甘,平,无毒。久服轻身,延年,不老。此禹余粮壳中未成余粮黄浊水也。出余粮处有之。陶云∶芝品中有石中黄子,非也。(唐本先附。)
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功同上。去壳研用即是,壳内未干凝者。
图经曰石中黄子,《本经》不载所生州土,云出禹余粮处有之,今唯出河中府中条山谷内。
黄。两说小异。谨按葛洪《抱朴子》云∶石中黄子所在有之,近水之山尤多,在大石中,其石常润湿不燥,打石,石有数十重,见之赤黄,溶溶如鸡子之在壳,得者即当饮之,不尔,便坚凝成石,不中服也。破一石中,多者有一升,少者数合,法当正及未坚时饮之,即坚凝,亦可末服也。若然旧说,是初破取者。今所用,是久而坚凝者耳。采无时。
衍义曰石中黄子,此又字误也。子当作水,况当条自言未成余粮黄浊水,焉得却名之子也?若言未干者,亦不得谓之子也。子字乃水字无疑。又曰∶太一余粮者,则是兼石言之者也。
今医家用石中黄,只石中干者及细末者,即便是。若用禹余粮石,即用其壳。故本条言一名石脑,须火烧醋淬。如此即是石中黄水为一等,石中黄为一等,太一余粮为一等,断无疑焉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石中黄子_图缺)
味甘,平,无毒。久服轻身,延年,不老。此禹余粮壳中未成余粮黄浊水也。出余粮处有之。陶云∶芝品中有石中黄子,非也。(唐本先附。)
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功同上。去壳研用即是,壳内未干凝者。
图经曰石中黄子,《本经》不载所生州土,云出禹余粮处有之,今唯出河中府中条山谷内。
黄。两说小异。谨按葛洪《抱朴子》云∶石中黄子所在有之,近水之山尤多,在大石中,其石常润湿不燥,打石,石有数十重,见之赤黄,溶溶如鸡子之在壳,得者即当饮之,不尔,便坚凝成石,不中服也。破一石中,多者有一升,少者数合,法当正及未坚时饮之,即坚凝,亦可末服也。若然旧说,是初破取者。今所用,是久而坚凝者耳。采无时。
衍义曰石中黄子,此又字误也。子当作水,况当条自言未成余粮黄浊水,焉得却名之子也?若言未干者,亦不得谓之子也。子字乃水字无疑。又曰∶太一余粮者,则是兼石言之者也。
今医家用石中黄,只石中干者及细末者,即便是。若用禹余粮石,即用其壳。故本条言一名石脑,须火烧醋淬。如此即是石中黄水为一等,石中黄为一等,太一余粮为一等,断无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