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证治准绳·类方》 痿厥

    作者: 王肯堂

    补益肾肝丸(东垣)

    柴胡 羌活 生地黄 苦参(炒) 防己(炒。各五分) 附子(炮) 肉桂(各一钱) 当归(二钱)

    上细末,熟水丸,如鸡头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

    此药如在冬天中寒,或心肺表寒,目中溜火,嚏喷,鼻流清涕,咳嗽痰涎者,止可服一丸,须与姜附御汗汤等药相兼服之,不可单服此表药也。

    健步丸(东垣)

    羌活 柴胡(各五钱) 防风(三钱) 川乌(一钱) 滑石(炒,半两) 泽泻(三钱) 防己(酒洗,一两)苦参(酒洗,一钱) 肉桂(五分) 甘草(炙) 栝蒌根(酒制,各半两)

    上为细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煎愈风汤,空心送下。

    愈风汤(见中风。) 羌活胜湿汤(见腰痛。) 虎潜丸(见痿。) 滋肾丸(见小便不通。)

    神龟滋阴丸治足痿。

    龟板(四两,酒炙) 黄柏(炒) 知母(炒。各二两) 枸杞子 五味子 琐阳(各一两) 干姜(半两)

    末之,猪脊髓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

    越婢加术汤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 甘草(各二两) 白术(四两) 大枣(十五枚)

    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如恶风,加附子一枚。

    左经丸(《本事》) 治筋骨诸疾,手足不遂,行动不得,遍身风疮。

    草乌(白大者,去皮脐) 木鳖(去壳) 白胶香 五灵脂(各三两半) 斑蝥(五个,去头足翅,醋炙)

    上为末,用黑豆去皮,生杵取粉一升,醋糊共搜杵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温酒磨下。治筋骨疾,但未曾针伤损者,三五服立效。此药曾医一人软风不能行,不十日立效。专治心肾肝三经,通小便,除淋沥,通荣卫,滑经络,大有奇功。

    续骨丹(《本事》) 治两脚软弱,虚羸无力,及小儿不能行。

    天麻(明净者,酒浸) 白附子 牛膝 木鳖子(各半两) 乌头(一钱,炮) 川羌活(半两) 地龙(去土,一分) 乳香 没药(各二钱) 朱砂(一钱)

    上以生南星末一两,无灰酒煮糊为丸,如鸡头大,朱砂为衣。薄荷汤磨一丸,食前服。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李时珍
  • 作者:
    赵学敏
  • 作者:
    叶桂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
  • 作者:
    陈嘉谟
  •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作者:
    寇宗奭
  • 作者:
    杨时泰
  • 作者:
    唐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