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证治准绳·疡医》 耳内疮

    作者: 王肯堂

    或问∶耳中生毒何如?曰∶耳中所患不同,皆由足少阴、手少阳二经,风热上壅而然。其证有五∶曰停耳,亦曰耳湿,常出黄脓。有耳风毒,常出红脓。有缠耳,常出白脓。有耳疳,生疮臭秽。有震耳,耳内虚鸣,常出清脓。虽有五般,其源一也,皆不寒热。

    有耳蕈、耳痔,则不作脓,亦不寒热,外无臃肿,但耳塞不通。以上缠绵不已,令人耳聋,活命饮、黄连消毒饮治之。若寒热间作,内外红肿疼痛日增者,为耳痈,用活命饮加升麻、桔梗、紫金丹、乌金散;壮实者,一粒金丹下之。若寒热大作,痛楚难禁者疔也,作疔治之。

    〔东垣〕黍粘子汤治耳内痛,生疮。

    桔梗(半两) 柴胡 黄 (各三分) 连翘 黄芩 黍粘子 当归梢 生地黄 黄连(各二分) 蒲黄 甘草(炙) 草龙胆 昆布 苏木 生甘草(各一分) 桃仁(一钱) 红花(少许)

    上件锉如麻豆大。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少热服,食后,忌寒药利大便。

    〔罗〕治耳内生疮者,为足少阴是肾之经也,其气通于耳,其经虚,风热乘之随脉人于耳,兴气相搏,故令耳门生疮也,曾青散主之。

    曾青散治耳内有恶疮。

    雄黄(七钱) 曾青(半两) 黄芩(二钱半)

    上件捣为细末,研匀。每用少许纳耳中。有脓出,即以绵杖子拭干用之。

    黄连散

    黄连(半两) 白矾(枯,七钱半)

    上捣为细末。每用少许,绵裹纳耳中。

    余详杂病第八,耳门。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江考卿
  •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作者:
    钱潢
  • 作者:
    吴谦
  • 作者:
  • 作者:
    史堪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