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或问∶耳叶生疽何如?曰∶是名耳发疽,属手少阳、三焦经风热所致。六七日渐肿,如胡桃或如蜂房之状,或赤或紫热如火,痛彻心是也。十日刺出黄白脓者生,刺之无脓,时出鲜血,饮食不下,神昏狂躁者死。小儿耳窍旁生者,相传指月而生,恐未必然,大抵风湿热毒成疳,故名月蚀疳疮。
水银膏治月蚀疮多在两耳上及窍傍,随月虚盈。
水银(二钱半) 胡粉(研) 松脂 黄连(去须,为末,各半两) 猪脂(四两)
上先熬猪脂令沸,下松脂诸末及水银,搅令匀,瓷盒盛,先以盐汤洗净疮,涂敷,日三五度。
胡粉散治月蚀疮。
胡粉(炒微黄) 白矾( ) 虢丹( ) 黄连(净) 轻粉(各二钱) 胭脂(一钱) 麝香(少许)
上为末。先以温浆水入盐,洗拭后掺药,如疮干,麻油调敷。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或问∶耳叶生疽何如?曰∶是名耳发疽,属手少阳、三焦经风热所致。六七日渐肿,如胡桃或如蜂房之状,或赤或紫热如火,痛彻心是也。十日刺出黄白脓者生,刺之无脓,时出鲜血,饮食不下,神昏狂躁者死。小儿耳窍旁生者,相传指月而生,恐未必然,大抵风湿热毒成疳,故名月蚀疳疮。
水银膏治月蚀疮多在两耳上及窍傍,随月虚盈。
水银(二钱半) 胡粉(研) 松脂 黄连(去须,为末,各半两) 猪脂(四两)
上先熬猪脂令沸,下松脂诸末及水银,搅令匀,瓷盒盛,先以盐汤洗净疮,涂敷,日三五度。
胡粉散治月蚀疮。
胡粉(炒微黄) 白矾( ) 虢丹( ) 黄连(净) 轻粉(各二钱) 胭脂(一钱) 麝香(少许)
上为末。先以温浆水入盐,洗拭后掺药,如疮干,麻油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