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证治准绳·疡医》 托里

    作者: 王肯堂

    罗氏托里散治一切发背,疔疮。

    黄 (一两半) 浓朴 川芎 防风 桔梗(各二两) 白芷(一两) 连翘(二两二钱) 芍药 官桂甘草节 人参(各一两) 木香 没药 乳香 当归(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酒一大盏,煎二三沸,和渣温服。

    治十三种疔,皆以此法治之。

    以绯帛一片,裹药取匝为限。先用乱发鸡子大,摊布帛上,牛黄如桐子大,又以棘刺针二十一枚,赤小豆七粒,为末,并布发上。卷绯绵作团,外以发作绳,十字缚之,置熨斗中,急火烧灰,研细。以枸杞或子,或根皮、枝叶,随得为末。用枸杞末二匕,绯帛灰一匕,共成三匕,研匀。分二服,空心,温酒调下。

    连翘黄 汤治疔疮因食瘴死牛羊,足生大疔,如钉入肉,痛不可忍者。

    金银花 黄 当归 连翘 甘草 蜈蚣(一条,去头足,酒炙)

    上生姜煎服。

    治疔疮阴证,脉沉,四肢冷疮不发。

    上用五香散去大黄,加苍耳、莲肉、酸枣仁、藿香、茯苓、黄 、肉桂、当归、防风、白芷、附子、生姜,半水半酒煎服,以发药性。如潮热皮肤受毒,加生大黄、柴胡、地骨皮。如呕逆脾胃受毒,加丁香。如喘嗽肺经受毒,加杏仁,(去皮尖),知母、秦艽、紫菀。如眼花心经受毒,加朱砂、雄黄、麝香。如脚冷肾经受毒,加木瓜、牵牛(并盐炒。)如发渴、自汗,肝经受毒,加黄芩、山栀。如大小便秘、腹胀满,加枳壳(炒)、木通、苦葶苈、大黄(生用。)

    治疔疮阳证,潮热心间霍乱,或谵语,六脉洪大。

    上用五香散。热不退而渴,用不二散,蛇床子、大黄(生,)为末。以冷酒或冷水调二钱,止二服,使微利。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陈三山
  •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作者:
  • 作者:
    杜文燮
  • 作者:
  • 作者: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