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症因脉治》 偏渗小便不利

    【偏渗小便不利之症】泄泻不止,水谷不分,腹中漉漉有声,或痛或不痛,小水全无,此水液偏渗于大肠也。

    【偏渗小便不利之因】胃为仓廪之官,司纳水谷,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然必藉脾气冲和,乃能营运分利,苟脾元失职,则胃中水谷不得消磨,小肠水谷混浊不化,于是阑门之泌别不清,水谷偏走大肠,而小便不利矣。

    【偏渗小便不利之脉】右关弦大,胃家之病。右关弦细,脾气有损。左寸偏弦,小肠之

    【偏渗小便不利之治】胃有痰饮者,二陈平胃散。胃火不清者,清胃汤。胃寒不能磨化者子汤。脾寒不能腐熟水谷,理中汤。中气衰弱,不能升降阴阳,补中益气汤。脾家有热,不能厘清降浊者,黄连戊己汤,合泻黄散。

    二陈平胃散

    白茯苓 半夏 熟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

    清胃汤见腹痛。

    理中汤

    人参 白术 炮姜 甘草

    导赤各半汤见前。

    木通枳壳汤

    木通 枳壳

    二味同煎。

    四君子汤见痢疾。

    黄连戊己汤

    川连(一钱) 白芍药(五钱) 甘草(一钱)

    泻黄散

    防风 藿香 山栀 石膏 甘草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