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症因脉治》 气虚咳嗽

    【气虚咳嗽之症】面黄肌瘦,气怯神离,咳嗽吐痰,痰色清稀,饮食减少,此气虚咳

    【气虚咳嗽之因】或劳役过度,肺气有伤;或饮食劳倦,中气有损,脾伤则土不生金,肺伤则气怯喘嗽,此子母俱病,而成气虚咳嗽之症也。

    【气虚咳嗽之脉】右寸脉微,肺气有损,右关脉濡,中气不足;寸关皆涩,脾肺俱虚;浮软者生,数实不得卧者死。上气喘急,面肿肩息,脉浮大者死。

    【气虚咳嗽之治】土旺则金生,宜四君子汤、参术膏。损其肺者益其气,补中益气汤。润肺即是补肺,琼玉膏、生脉散。久嗽不止,百花丸。

    四君子汤见脾经咳嗽门。

    参术膏

    人参 白术

    补中益气汤见前气虚短气门。

    琼玉膏见肺经嗽门。

    生脉散见前肺嗽。

    百花丸

    款冬花 百合

    等分蒸晒,研极细,炼蜜为丸,每夜噙化一丸。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