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旋台骨,又名玉柱骨,即头后颈骨三节也,一名天柱骨。此骨被伤,共分四证∶一曰从高坠下,致颈骨插入腔内,而左右尚活动者,用提项法治之;一曰打伤,头低不起,用端法治之;一曰坠伤,左右歪斜,用整法治之;一曰仆伤,面仰头不能垂,或筋长骨错,或筋聚,或筋强骨随头低,用推、端、续、整四法治之。凡治者,临证时问其或坠车马 伤,或高处坠下折伤,或打重跌倒,再问其或思饮食,或不思饮食,或四肢无伤,而精神不减,或精神短少,或能坐起行走,或昏睡不语,或疼痛不止,瘀聚凝结肿硬筋胀,皆宜内服正骨紫金丹,外敷万灵膏,并洗海桐皮汤,灸熨定痛散。外按手法治之,手法详首卷。
正骨紫金丹 万灵膏(俱见巅顶伤)
海桐皮汤(见两颧骨伤)
定痛散(见两山角骨伤)
背面图(图缺)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旋台骨,又名玉柱骨,即头后颈骨三节也,一名天柱骨。此骨被伤,共分四证∶一曰从高坠下,致颈骨插入腔内,而左右尚活动者,用提项法治之;一曰打伤,头低不起,用端法治之;一曰坠伤,左右歪斜,用整法治之;一曰仆伤,面仰头不能垂,或筋长骨错,或筋聚,或筋强骨随头低,用推、端、续、整四法治之。凡治者,临证时问其或坠车马 伤,或高处坠下折伤,或打重跌倒,再问其或思饮食,或不思饮食,或四肢无伤,而精神不减,或精神短少,或能坐起行走,或昏睡不语,或疼痛不止,瘀聚凝结肿硬筋胀,皆宜内服正骨紫金丹,外敷万灵膏,并洗海桐皮汤,灸熨定痛散。外按手法治之,手法详首卷。
正骨紫金丹 万灵膏(俱见巅顶伤)
海桐皮汤(见两颧骨伤)
定痛散(见两山角骨伤)
背面图(图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