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加肉桂、五味各一两,名加减八味丸) 治伤损之症,因肾肺二经虚弱,发热作渴,头晕眼花,咽燥唇裂,齿不坚固,腰腿痿软,小便频赤,自汗盗汗,便血诸血,失喑水泛为痰之圣药。血虚发热之神剂。若损重伤骨,不能言如喑者,用此水煎服之,亦效。
熟地黄(八两,杵膏自制) 山茱萸肉 干山药(各四两) 牡丹皮 白茯苓 泽泻(各三两)
上为末,和地黄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滚汤下。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加肉桂、五味各一两,名加减八味丸) 治伤损之症,因肾肺二经虚弱,发热作渴,头晕眼花,咽燥唇裂,齿不坚固,腰腿痿软,小便频赤,自汗盗汗,便血诸血,失喑水泛为痰之圣药。血虚发热之神剂。若损重伤骨,不能言如喑者,用此水煎服之,亦效。
熟地黄(八两,杵膏自制) 山茱萸肉 干山药(各四两) 牡丹皮 白茯苓 泽泻(各三两)
上为末,和地黄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滚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