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大便失禁者,由大肠与肛门虚冷滑故也。肛门,大肠之候也,俱主糟粕,既虚弱冷滑,气不能温制,故使失禁。(《病源论》)治之宜涩固津液,方论所谓涩可去脱是也。(《圣济》)
遗屎有二证∶一因脾胃虚弱,仓廪不固,肠滑而遗者;一因火性急速,逼迫而遗者。宜分别治之,脾虚,理中汤;火盛,芍药甘草汤加黄连。(《心悟》)
《审视瑶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着。六卷,首一卷。 先总论,次方论。论述 108 证及其治法方剂,并述眼科手术方法,附有医案、图说、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龚廷贤(子才、云林)着。十卷,分为十集。首集为诊治诸论,次为诸病的辨证施治。
大便失禁者,由大肠与肛门虚冷滑故也。肛门,大肠之候也,俱主糟粕,既虚弱冷滑,气不能温制,故使失禁。(《病源论》)治之宜涩固津液,方论所谓涩可去脱是也。(《圣济》)
遗屎有二证∶一因脾胃虚弱,仓廪不固,肠滑而遗者;一因火性急速,逼迫而遗者。宜分别治之,脾虚,理中汤;火盛,芍药甘草汤加黄连。(《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