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治肺胃燥热。痰涩咳嗽。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等分)
上二味。熬膏。炼白蜜收。不时噙热咽之。
固本丸治老人津血俱亏。咳逆便秘。
二冬膏加生熟地黄。与本方二冬各八两。人参四两。蜜丸。酒下四钱。熬膏尤宜。食少便滑禁用。固本丸虽主扶阴抑阳。然四味纯阴之性。仅用少许人参。已觉味胜于气矣。而世本此方二冬二地各用八两。人参二两。几几乎群阴剥阳之象。况复举世医流。往往削去人参。盍知阴柔之味。不得阳和之力。每致夺食作泻。内经所谓无阳则阴无以化。安望其有补益之验欤。或问近世病家吝惜多金。医家迎合鄙性。往往用参汤服丸。此法可否。曰。此曲突徙薪之法也。鄙夫但知人参珍贵。以为入口便补。不知配合之妙。全在佐使得宜。若用参汤送丸。则参力先行。至丸化时参力相去已远。非若膏剂之用参汤调服。仍得并力奏功也。
集灵膏治久嗽气血俱虚。不能送痰而出。
固本丸中二冬、二地各十两。人参六两。加枸杞六两。熬膏蜜收。如血虚便难。加归身。脾弱便溏。加白术。以糖霜代蜜收之。
三才丸治气血俱虚。精神不固。元阳失合者宜之。
二冬膏去麦门冬。加人参、熟地。等分。蜜丸服之。加黄柏、甘草、砂仁。名三才封髓丹。
甘露饮(局方) 治胃中客热烦躁。口鼻咽疮。牙宣口臭。
二冬膏加生地黄、熟地黄、茵陈、枳壳、黄芩、石斛、甘草、枇杷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