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钱仲阳云。小儿正伤寒者。谓感冒寒邪。壮热头痛。鼻塞流涕。畏寒拘急是也。夹惊者。因惊而又感寒邪。或因伤寒。热极生风。是热乘于心。心神易动。故发搐也。羌活散解之。不可便用抱龙丸。以有朱砂能镇固其邪也。夹食者。或先伤风寒后复停滞饮食。或先停滞饮食而后伤风寒。以致发热气粗。嗳气壮热。头疼腹胀作痛。大便酸臭。先用解散。次与消导。不解者。大柴胡汤。周岁以前。伤寒热轻者。惺惺散。周岁以后。须解表微汗。若五六日不除。邪入经络。传变多端。不可枚举。大略参以六经例治之。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钱仲阳云。小儿正伤寒者。谓感冒寒邪。壮热头痛。鼻塞流涕。畏寒拘急是也。夹惊者。因惊而又感寒邪。或因伤寒。热极生风。是热乘于心。心神易动。故发搐也。羌活散解之。不可便用抱龙丸。以有朱砂能镇固其邪也。夹食者。或先伤风寒后复停滞饮食。或先停滞饮食而后伤风寒。以致发热气粗。嗳气壮热。头疼腹胀作痛。大便酸臭。先用解散。次与消导。不解者。大柴胡汤。周岁以前。伤寒热轻者。惺惺散。周岁以后。须解表微汗。若五六日不除。邪入经络。传变多端。不可枚举。大略参以六经例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