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查古籍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张三锡曰。心开窍于舌。心火盛则舌干或破。脉洪实有力者。黄连泻心汤加减。右脉虚大。四肢倦怠。而舌疮破不愈。属劳役过度。虚火上炎为患。补中益气汤。口舌唇疼有疮。皆心火炎盛。凉膈散。舌疮风热。口中干燥。舌裂生疮。甘露饮。酒客膏粱。积热内盛。上焦痰实。舌胀肿。凉膈散泻之。须脉实有力。气壮乃可。舌强硬如猪脬。以针刺舌两边大脉血出即消。勿刺中央。令人血不止。此病患多不识。失治则死。凡舌肿。舌下必有如虫形。有头有尾。可烧钉烙头即消。上焦痰热壅遏。势挟相火。则病速而危。毒瓦斯结于舌下。复生一小舌。名子舌胀。但胀大而强无小舌者。名木舌胀。大都痰火为患。缓者用辛凉利气化痰药。重者砭去其血即平。劳神不睡。口舌破者。自当安神养心。作心虚治。心之本脉。系于舌根。脾之络脉。系于舌傍。肝脉络于舌本。少阴脉系舌本。风寒伤于心脾。憎寒壮热。齿浮舌肿痛。金沸草散漱口。吞一半。吐一半。经验方。治舌胀大。塞口不能饮食。用真蒲黄一味。频刷舌上。甚则加干姜末从治之。若能服药。即以川连一味。煎浓汁呷之。以泻心火。甚者。加干姜从治。舌上有窍。出血不止。炒槐花末掺舌重舌。宜三黄丸。及生蒲黄掺之。舌出不收。心经热甚。及伤寒热毒攻心。与伤寒后不调摄。往往有之。宜珍珠末、冰片、火 人中白敷之。舌暴肿退场门。用巴豆霜。以纸卷纳鼻中。舌自收。此取辛烈开窍散火。引毒流散之意。与小儿口疳贴囟同法。平人舌上稠黑胎垢。拭之不净。经久不退。且口甜气秽。便是胃脘发痈之候。与伤寒暴病。府邪内实迥异。急宜凉膈散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