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炙甘草汤

    《伤寒论》:炙甘草汤别名

    复脉汤(《伤寒论》)。

    处方

    甘草12克(炙)生姜9克(切)人参6克 生地黄30克 桂枝9克(去皮)阿胶6克 麦门冬10克(去心)麻仁10克 大枣30枚(擘)

    功能主治

    益气养血,滋阴复脉。治气虚血弱,虚羸少气,心悸心慌,虚烦失眠,大便干结,舌质淡红少苔,脉结代;虚劳肺痿,久咳不止,涎唾甚多,咽燥而渴,痰中有血,心悸、心烦,少气,失眠,自汗盗汗,脉虚数。

    用法用量

    上药九味,以清酒10毫升,加水800毫升,先煮八味,取300毫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100毫升,一日三次。

    备注

    方中重用炙甘草甘温益气,通经脉,利血气,缓急养心为君;人参、大枣益气补脾养心,生地、麦冬、麻仁、阿胶,滋阴养血为臣;桂枝,生姜、清酒温阳通脉为佐。诸药合用,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共奏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之功。

    摘录《伤寒论》汉·张仲景《伤寒论》:炙甘草汤配方组成

    炙甘草四两(12克);生姜,切,三两(9克);人参二两(6克);生地黄一斤(50克);桂枝,去皮,三两(9克);阿胶二两(6克);麦门冬,去心,半升(10克);麻仁半升(10克);大枣,擘,三十枚(10枚)。

    用法用量

    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

    功效

    滋阴养血,益气复脉。

    主治

    1.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脉结代,心动悸,虚赢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

    2.虚劳肺痿咳嗽,或吐涎沫,形瘦短气,自汗盗汗,虚烦不眠,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方解

    本方是《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其证是由阴血不足,阳气不振所致。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加之阳气不振,无力鼓动血脉,脉气不相接续,故脉结代;阴血不足,心体失养,或心阳虚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动悸。治宜滋心阴,养心血,益心气,温心阳,以复脉定悸。方中炙甘草甘温益气,通经脉,利血气,缓急养心为君;生地黄滋阴养心,养血充脉。二药重用,益气养血以复脉,共为君药。人参、大枣补益心脾,合炙甘草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化生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阴养血补心,配生地黄滋心阴,养心血,以充血脉,共为臣药。桂枝、生姜温心阳而通血脉,使气血畅通脉气接续有源,并使诸味厚之品滋而不腻,共为佐药。桂枝与甘草合用,又能辛甘化阳,通心脉而和气血,以振心阳。用法中加清酒煎服,温阳通脉,以助药力,为使药。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沛,阴阳调和,共奏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之功。由于炙甘草、人参亦可补肺气,润肺止咳;阿胶、麦冬又善养肺阴,润肺燥;生地黄、火麻仁长于滋补肾水,与阿胶、麦冬合用,有“金水相生”之功,故可用于虚劳肺痿属气阴两伤者的治疗。但对阴伤肺燥较甚者,方中姜、桂、酒应减少用量或不用,因为温药毕竟有耗伤阴液之弊,故应慎用。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炙甘草汤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剂。临床应用以心动悸,脉结代,虚赢少气,舌光少苔为辨证要点。

    2.心律失常:对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采用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定,对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后纳入8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炙甘草汤随证加减治疗治疗心律失常、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心悸患者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且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内蒙古中医药》2013年第28期)

    3.早搏:本方随证加减治疗室性早搏100例,与盐酸美西律治疗78例对照,疗程为2个月。临床疗效评价以治疗后经动态心电图监测早搏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为治愈;动态心电图监测早搏次数减少50%以上为好转。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对照组为89%,且治疗组Holter记录室早次数下降优于对照组。(《安徽医药》2007年第10期)

    4.失眠:炙甘草汤加减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30例,与阿普唑仑治疗组30例对照,疗程为21日。临床疗效评价以睡眠恢复正常,每晚睡眠时间6小时以上,睡眠深沉,梦少无疲乏感为痊愈标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6.67%。且对照组有药物依赖性,治疗组未出现药物依赖性。(《中国老年性杂志》2012年第17期)

    5.心力衰竭:炙甘草汤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25例,与西药(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24例对照,疗程为3周。临床疗效评价以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为显效。并通过超声观察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及左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9.2%。(《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6.便秘:炙甘草汤加味治疗习惯性便秘42例,疗程为10日。结果:38例患者于治疗5日后正常排便,4例患者于治疗10日后正常排便。(《山东中医杂志》2007年第1期)

    7.心肌炎:本方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5例,与西药(ATP、辅酶A、细胞色素c、维生素C)治疗25例对照,疗程为4~6周。临床疗效评价以症状和体征消失,心电图、心肌酶及心功能检查正常为痊愈标准。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年第3期)

    8.使用注意:采用水酒合煎,文火久煎;阴虚内热者慎用。

    现代研究

    现代常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实验研究表明,炙甘草汤可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超微结构,降低外周血肌钙蛋白含量及脑钠肽含量,以实现保护受损心肌的作用。

    方歌

    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地胶枣麻仁裹,心动悸兮脉结代,虚劳肺痿俱可尝。

    摘录汉·张仲景《伤寒论》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天冬1钱5分,麦冬1钱5分,人参1钱,沙参4钱,五味5分,玉竹3钱,女贞子2钱,茯苓2钱,山药3钱,贝母2钱,茜草根2钱,杏仁3钱。功能主治肺虚而咳,肌表微热,神倦气短,不时火升,失血咽痛者。用法用量上加藕3两(切片),煎汤代水煎药服。......
  • 处方雪梨60枚(压取汁20杯),生地、白茅根、生藕(合取汁10杯),白萝卜、麦冬、荸荠(合取汁5杯)。制法上加白蜜1斤,饴糖8两,竹沥1杯,柿霜1两,熬成膏。功能主治滋液润燥,化痰保肺。主肺燥干咳失血,及肺痿出血,肺痈大势已退,余热未除。用......
  • 《丹台玉案》卷四:保肺饮处方知母 天门冬 五味子 川贝母 杏仁各3克 天花粉 麦门冬 紫菀茸 款冬花 百合 桔梗 苏子 阿胶各2.5克功能主治主久患咳嗽,肺金衰弱,上气喘急,口干喉哑,痰中带血丝,或咯出鲜血,或痰如灰色,将成肺痿。用法用量水......
  • 处方郁金3钱,延胡索4钱,紫蔻仁2钱,枳实3钱,香附米3钱,牵牛2钱,毛苍术4钱,茯苓3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黄疸。因内积郁闷之气,客于脾胃,使脾胃之气不得自知,久之其脾胃虚衰,其败坏之色先染脾胃脏腑,久之随血络液络将其黄色散布于周身,甚者......
  • 处方天南星(生)、半夏(生)、橘红、寒水石(煅通赤)、白矾(枯)、川乌(炮,去皮脐)、白附子(生)、干姜(炮)、赤茯苓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用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肺气咳嗽,痰厥头晕,呕吐涎沫,喘满气急。用法用量每服30丸,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