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味辛热)白术(二两味甘温)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
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者为妙。
桂枝甘草之辛甘。发散风邪而固卫。附子白术之辛甘。解湿气而温经。
活人云。身肿者。加防风一两。悸气。小便不利者。加白茯苓一两半。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浮为在表滑为在里。表有热。外有热也。里有寒。有邪气传里也。以邪未入腑。故止言寒。如瓜蒂散证。云胸上有寒者是矣。与白虎汤。以解内外之邪。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味辛热)白术(二两味甘温)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
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者为妙。
桂枝甘草之辛甘。发散风邪而固卫。附子白术之辛甘。解湿气而温经。
活人云。身肿者。加防风一两。悸气。小便不利者。加白茯苓一两半。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浮为在表滑为在里。表有热。外有热也。里有寒。有邪气传里也。以邪未入腑。故止言寒。如瓜蒂散证。云胸上有寒者是矣。与白虎汤。以解内外之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