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草豆蔻(面裹,炮,十个) 木猪苓(去皮) 石菖蒲 高良姜 独活(去芦,头) 附子(炮制,去皮脐)麻黄 (去根) 本(去穣,土炒) 浓朴(去皮,姜汁炙) 芍药 枳壳(去穣,面炒) 柴胡 泽泻 白术 细辛 防风(去芦,头) 藿香 半夏(姜汁制,各半两) 甘草(炙,一两) 茯苓(半两)
上锉碎,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盅半,煮取八分,去滓热服,余滓两服,合为一服,重煎空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