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三、骨瘤

    骨瘤多发生在额窦和筛窦的骨壁,由鼻窦壁骨膜增生而成,生长缓慢,成年后骨骼发育成熟有停止生长倾向。骨瘤呈球形或卵圆形,光滑,表面有粘膜,单发者多。

    【诊断】

    1.骨瘤小者多无症状,鼻窦X线摄片偶然发现。骨瘤巨大表现为额窦或筛窦表面隆起,阻塞鼻额管开口,可妨碍额窦通气引流产生前额疼痛,甚或伴发额窦粘液囊肿,推移眼球出现复视,眼球向外下方移位,合并鼻窦炎有鼻塞。骨瘤长于额窦后壁或筛板时,若向颅内生长出现头痛,头闷等症状。

    2.鼻窦X线摄片,颅底或鼻窦CT扫描见鼻窦内大小不一,圆形或卵圆形,光滑的骨瘤影。须与软骨瘤、外生骨疣、骨肉瘤相鉴别。

    3.额窦筛窦骨瘤较大者,易发生鼻窦炎、粘液囊肿、脑积气、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治疗】

    无症状的小骨瘤暂不手术,定期观察。筛窦骨瘤因眶内侧壁骨质菲薄,易引起眼眶畸形,额窦后壁骨瘤易向颅内长,可从鼻外进路切除骨瘤。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柯琴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