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鼻前庭囊肿发生于鼻前庭皮下、上颌牙槽骨表面,常为一侧单房性囊肿,且压迫其下骨质使之吸收形成圆形凹陷,30~50岁女性患者多见。
【诊断】
1.初期多无症状。囊肿生长缓慢,一侧鼻翼根部隆起,胀满感,鼻塞较轻,继发感染局部有红肿和疼痛。
2.检查见囊肿在一侧鼻前庭皮下及口腔前庭处圆形隆起,软且有波动感,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诊断成立。
【治疗】
可经唇龈沟切口作鼻前庭囊肿切除术。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鼻前庭囊肿发生于鼻前庭皮下、上颌牙槽骨表面,常为一侧单房性囊肿,且压迫其下骨质使之吸收形成圆形凹陷,30~50岁女性患者多见。
【诊断】
1.初期多无症状。囊肿生长缓慢,一侧鼻翼根部隆起,胀满感,鼻塞较轻,继发感染局部有红肿和疼痛。
2.检查见囊肿在一侧鼻前庭皮下及口腔前庭处圆形隆起,软且有波动感,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诊断成立。
【治疗】
可经唇龈沟切口作鼻前庭囊肿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