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使用说明书

    本品系将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接种地鼠肾细胞,培养后收获病毒液,另入甲醛溶液将病毒灭活后制成,为橘红色透明液体,含硫柳汞防腐剂,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接种对象

    主要为6个月~10周岁儿童和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

    用法

    1.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消毒后皮下注射。

    2.剂量如下:

    年龄组(初免)第1针第2针加强针(初免后1年)6个月~7周岁0.5ml0.5ml0.5ml7周岁以上1.0ml1.0ml1.0ml

    注:第1针与第2针间隔7~10日。为减少注射疼痛,在疫苗中可加入适量亚硫酸氢钠液,疫苗由红色变为黄色,即可注射。

    禁忌

    发热、急性疾病及严重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和既往对抗生素、生物制品有过敏史者均不可注射。

    反应

    注射后一般无反应。个别有发热、头晕或皮疹者应注意观察,必要时给予适当治疗。

    注意事项

    1.疫苗混浊、变色、曾经冻结,安瓿有裂纹、有异物者均不可使用。

    2.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以备偶尔发生休克时急救用。接受注射者在注射后应在现场休息片刻。

    保存

    应保存于2~8℃暗处。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
  •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