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喉科著作。广州中医学院编。本书是在《中医喉科学讲义》(1960年版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分别从呼吸发声、辨识五味、脏腑关系等方面论述咽喉、口舌生理特点;从邪毒侵犯、火热上蒸、痰浊瘀阻三方面分析其病机,再结合脉证概括诊断方法。各科分喉痹、喉痈、乳蛾、喉风、疫喉、其他喉病、口齿唇舌疾病七章,分论咽喉诸病。作为二版教材,在历次教材中是较有影响的一种;作为喉科专着,是既符合中医理论又切合临床实用的较好论着。197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喉科著作。广州中医学院编。本书是在《中医喉科学讲义》(1960年版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分别从呼吸发声、辨识五味、脏腑关系等方面论述咽喉、口舌生理特点;从邪毒侵犯、火热上蒸、痰浊瘀阻三方面分析其病机,再结合脉证概括诊断方法。各科分喉痹、喉痈、乳蛾、喉风、疫喉、其他喉病、口齿唇舌疾病七章,分论咽喉诸病。作为二版教材,在历次教材中是较有影响的一种;作为喉科专着,是既符合中医理论又切合临床实用的较好论着。197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