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则。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治疗疾病时需寻找发病根本原因,从根本上治疗。如头痛,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外感有风寒、风热,治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内伤有血虚、血瘀、痰湿、肝阳肝火等,治用养血、活血、祛痰、平肝降火等方法。《医门法律》:“故凡治病者,在必求于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知病所由生而直取之,乃为善治。若不知求本,则茫如望洋,无可问津矣。”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则。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治疗疾病时需寻找发病根本原因,从根本上治疗。如头痛,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外感有风寒、风热,治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内伤有血虚、血瘀、痰湿、肝阳肝火等,治用养血、活血、祛痰、平肝降火等方法。《医门法律》:“故凡治病者,在必求于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知病所由生而直取之,乃为善治。若不知求本,则茫如望洋,无可问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