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早期经脉名。即足少阴肾经。《足臂十一脉灸经》:“足少阴脉:出内踝娄中,上贯腨,入郄,出股,入腹,循脊内上廉,出肝,入胠,系舌本。其病:病足热,腨内痛,腹街、脊内廉痛,肝痛。心痛,烦心,咽□□□□,舌坼,□瘅,上气,□□,数喝,默默嗜卧,以咳。诸病此物者,皆灸足少阴脉。”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早期经脉名。即足少阴肾经。《足臂十一脉灸经》:“足少阴脉:出内踝娄中,上贯腨,入郄,出股,入腹,循脊内上廉,出肝,入胠,系舌本。其病:病足热,腨内痛,腹街、脊内廉痛,肝痛。心痛,烦心,咽□□□□,舌坼,□瘅,上气,□□,数喝,默默嗜卧,以咳。诸病此物者,皆灸足少阴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