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十、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肋间动、静脉后支。主治恶心、呕吐、腹胀、肠鸣、泄泻、黄疸、饮食不下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十、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肋间动、静脉后支。主治恶心、呕吐、腹胀、肠鸣、泄泻、黄疸、饮食不下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