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出《素问·腹中论》。即中消。见《杂病源流犀烛·三消源流》。其证多食善饥,口干饮水。大便硬,小便如泔。一名内消。《圣济总录》卷十三:“病消中者,不渴而多瘦,一名内消。”又称痟中。《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吃食多而饮水少,小便少而赤黄者,痟中也。”详中消条。
(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病名。出《素问·腹中论》。即中消。见《杂病源流犀烛·三消源流》。其证多食善饥,口干饮水。大便硬,小便如泔。一名内消。《圣济总录》卷十三:“病消中者,不渴而多瘦,一名内消。”又称痟中。《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吃食多而饮水少,小便少而赤黄者,痟中也。”详中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