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针刺时针体与穴位皮肤呈30度-60度左右刺入的刺法。主要用于肌肉较薄和邻近重要脏器的胸、背部穴位,以便于进针和避免伤及内脏。有时在运用某些针刺手法进行催气时亦使用斜刺。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针刺时针体与穴位皮肤呈30度-60度左右刺入的刺法。主要用于肌肉较薄和邻近重要脏器的胸、背部穴位,以便于进针和避免伤及内脏。有时在运用某些针刺手法进行催气时亦使用斜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