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证名。胃脘部堵塞满闷不适,按之硬满的症候。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多因胃气虚弱,邪气逆结所致,治当扶胃攻邪。因协热利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汗出胃虚,客气上逆,心下痞硬,干呕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用生姜泻心汤;下后胃虚,客气上逆,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干呕心烦者,用甘草泻心汤;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用旋复代赭汤;痞不解,燥渴,小便不利者,用五苓散;心中痞硬,吐呕下利者,用大柴胡汤。参见痞、心下痞等条。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普济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论,2175 类、778 法、61739 方 239 图。 收载方剂最多。《本草纲目》中附方有不少是从此书采录的。
证名。胃脘部堵塞满闷不适,按之硬满的症候。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多因胃气虚弱,邪气逆结所致,治当扶胃攻邪。因协热利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汗出胃虚,客气上逆,心下痞硬,干呕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用生姜泻心汤;下后胃虚,客气上逆,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干呕心烦者,用甘草泻心汤;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用旋复代赭汤;痞不解,燥渴,小便不利者,用五苓散;心中痞硬,吐呕下利者,用大柴胡汤。参见痞、心下痞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