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由血虚津枯或跌打瘀滞等所致大便秘结。《医碥·大便不通》:凡老人、产妇血液干枯或病后血虚或发汗、利小便太过以致津涸便秘者,治宜润下,用苁蓉润肠丸、更衣丸、四物汤及麻仁、杏仁等辛润之品。又肾司二便,肾水不足、便秘者,宜以六味地黄丸滋肾水,少佐辛味以润之。若跌打损伤,瘀血凝滞,致气不行而大小便不通,治以破瘀导滞为主(《医碥·大便不通》)。参见瘀血闭结条。
《诸病源候论》(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着。五十卷。 共分 67 门、1720 节,详载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
《重楼玉钥》(公元 1838 年)清.郑梅涧(枢扶)撰。四卷。一、二卷论喉病的证冶方药,三、四卷论喉病的针法。
病证名。由血虚津枯或跌打瘀滞等所致大便秘结。《医碥·大便不通》:凡老人、产妇血液干枯或病后血虚或发汗、利小便太过以致津涸便秘者,治宜润下,用苁蓉润肠丸、更衣丸、四物汤及麻仁、杏仁等辛润之品。又肾司二便,肾水不足、便秘者,宜以六味地黄丸滋肾水,少佐辛味以润之。若跌打损伤,瘀血凝滞,致气不行而大小便不通,治以破瘀导滞为主(《医碥·大便不通》)。参见瘀血闭结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