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查古籍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证名。指轻微发热,可见于多种疾病。
①阳明里实证的一种热型。《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②轻度感冒之发热,多在38℃以下。
③指阴血虚所致之慢性、低度发热,《证治准绳·杂病》:“有每遇夜身发微热,……饮食如常,既无别证可疑,只是血虚、阴不济阳,宜润补之。”
④指阴证发热,《类证活人书》卷四:“身微热,烦躁而赤,脉沉而微,此名阴证似阳。”
⑤指五脏微热。《景岳全书·杂证谟》谓:“治五脏之热,当察微甚,如心经之微者,宜二阴煎、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导赤散之类,皆可随证酌用。”
⑥临床各科之感染性疾病(包括胶原性疾病)往往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均可呈现低热。参见有关发热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