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系颈项部癣疮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摄领疮,如癣之类。生于颈上痒痛,衣领拂之即剧云。是衣领揩所作,故名。”本病好发于项部,证见初起皮损为有聚集倾向的扁平丘疹,皮色正常或呈淡褐色,久之丘疹可融合成片,皮肤增厚干燥,稍有脱屑,呈阵发性剧痒。治宜疏风清热。可内服消风散,外搽疯油膏,或用羊蹄根散(羊蹄根、枯白矾,共研细末)醋调外搽。相当于颈部神经性皮炎。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69号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已于2009年8月17日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9年9月21日起施行。
部长 陈 竺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彦修、丹溪)着。一卷。主张人身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阐明补阴疗法。
病名。系颈项部癣疮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摄领疮,如癣之类。生于颈上痒痛,衣领拂之即剧云。是衣领揩所作,故名。”本病好发于项部,证见初起皮损为有聚集倾向的扁平丘疹,皮色正常或呈淡褐色,久之丘疹可融合成片,皮肤增厚干燥,稍有脱屑,呈阵发性剧痒。治宜疏风清热。可内服消风散,外搽疯油膏,或用羊蹄根散(羊蹄根、枯白矾,共研细末)醋调外搽。相当于颈部神经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