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多因孕妇平素肾虚,孕后更见肾虚精气不足,髓海空虚而耳鸣,兼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治宜滋阴补肾、方用补肾丸(猪肾一对,青盐少许,蜜丸酒下)主之;或有因肝胆火盛,肝火上炎则症见耳鸣而兼头痛目眩,口苦咽干,且耳鸣多见于午前,治宜清肝胆之火,方用小柴胡汤加黄连、栀子;耳鸣于午后者,多为血虚,兼见心烦不宁,夜寐不安。治宜平肝补血,方用四物汤加白术、茯苓。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多因孕妇平素肾虚,孕后更见肾虚精气不足,髓海空虚而耳鸣,兼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治宜滋阴补肾、方用补肾丸(猪肾一对,青盐少许,蜜丸酒下)主之;或有因肝胆火盛,肝火上炎则症见耳鸣而兼头痛目眩,口苦咽干,且耳鸣多见于午前,治宜清肝胆之火,方用小柴胡汤加黄连、栀子;耳鸣于午后者,多为血虚,兼见心烦不宁,夜寐不安。治宜平肝补血,方用四物汤加白术、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