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词典》r~s 妊娠疟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亦称子疟、胎疟。多因孕妇脾胃虚弱,饮食停滞,或夏伤于暑及感受疟邪所致。症见寒热往来,休作有时,汗出身凉等。治宜和解驱邪,健脾安胎。用七宝散。若脾胃虚弱者,兼见食欲不振,精神倦怠者,治宜健脾畅中,方用六君子汤加藿香、桔梗、苍术;停食而感受寒邪者,宜驱邪散;伤暑而食少者,宜藿香正气散。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
  • 作者:
    陈嘉谟
  •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作者:
    寇宗奭
  • 作者:
    杨时泰
  • 作者:
    唐宗海
  • 作者:
    刘宋、雷学所着
  •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作者: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