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虽能饮食而四肢活动迟钝,不能收持之症。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太阳有余,病肉痹寒中。”由饮食不节,膏梁肥美伤脾所致。脾主肌肉,脾虚则肉不荣,肉不荣则肌肤不滑泽,肌肤不滑泽,则腠理疏,则风寒暑湿之邪易入,久不治则为肉痹。其证能食而不能充悦,四肢缓而不能收持。宜节饮食以调其脏,常起居以安其脾,然后依经补泻以求其愈。”(见《中藏经·论肉痹》)参见肌痹条。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病名。虽能饮食而四肢活动迟钝,不能收持之症。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太阳有余,病肉痹寒中。”由饮食不节,膏梁肥美伤脾所致。脾主肌肉,脾虚则肉不荣,肉不荣则肌肤不滑泽,肌肤不滑泽,则腠理疏,则风寒暑湿之邪易入,久不治则为肉痹。其证能食而不能充悦,四肢缓而不能收持。宜节饮食以调其脏,常起居以安其脾,然后依经补泻以求其愈。”(见《中藏经·论肉痹》)参见肌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