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指哺乳期妇女之乳头部裂口者。《疡科心得集》卷中:“乳头风,乳头干燥而裂痛如刀刺,或揩之出血,或流粘水,或结黄脂,此由暴怒抑郁,肝经火邪不能施泄所致。胎前产后俱有之。”证见:乳头、乳晕部裂口,疼痛,揩之出血或流粘水,或结黄痂。容易继发感染而发乳痈。该证常迁延不断,于哺乳期后方能愈合。治宜清肝泻火,其始宜内服加味逍遥散,继则可服龙胆泻肝汤。外敷生肌玉红膏,或以白芷研末乳汁调敷。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病名。指哺乳期妇女之乳头部裂口者。《疡科心得集》卷中:“乳头风,乳头干燥而裂痛如刀刺,或揩之出血,或流粘水,或结黄脂,此由暴怒抑郁,肝经火邪不能施泄所致。胎前产后俱有之。”证见:乳头、乳晕部裂口,疼痛,揩之出血或流粘水,或结黄痂。容易继发感染而发乳痈。该证常迁延不断,于哺乳期后方能愈合。治宜清肝泻火,其始宜内服加味逍遥散,继则可服龙胆泻肝汤。外敷生肌玉红膏,或以白芷研末乳汁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