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气味甘温。消食活血。健脾燥胃。下水谷。治赤白痢。女人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擂酒饮之。酿酒。破血行药势。杀山岚瘴气。治打扑损伤。方书治血郁蓄血。心痛胃脘痛有治脾胃营血之功。得同气相求之理。(濒湖)消食健脾胃。与神曲同。而活血和伤。惟归红曲。故治血痢。尤为要药。(仲淳)得番降香鲮鲤甲没药通草。治上部内伤胸膈作痛。或怒伤吐血。和童便服神效。同神。同续断番降香延胡当归通蒲黄赤芍。治产后恶露不尽。
〔论〕红曲本于湿热之气所化。因人身营血由液化。渐黄而赤。仿其所自始以造兹曲。
濒湖气之而涩用此香港脚
杵头糠
味辛甘。气热。治噎病。谷壳属金。糠性则热。(丹溪)膈气噎塞。饮食不下。用碓嘴上细糠。蜜丸弹子大。时时含咽津液。咽喉妨碍如有物。吞吐不利。杵头糠人参各一钱。石莲肉炒一钱。水煎服。日三次。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气味甘温。消食活血。健脾燥胃。下水谷。治赤白痢。女人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擂酒饮之。酿酒。破血行药势。杀山岚瘴气。治打扑损伤。方书治血郁蓄血。心痛胃脘痛有治脾胃营血之功。得同气相求之理。(濒湖)消食健脾胃。与神曲同。而活血和伤。惟归红曲。故治血痢。尤为要药。(仲淳)得番降香鲮鲤甲没药通草。治上部内伤胸膈作痛。或怒伤吐血。和童便服神效。同神。同续断番降香延胡当归通蒲黄赤芍。治产后恶露不尽。
〔论〕红曲本于湿热之气所化。因人身营血由液化。渐黄而赤。仿其所自始以造兹曲。
濒湖气之而涩用此香港脚
杵头糠
味辛甘。气热。治噎病。谷壳属金。糠性则热。(丹溪)膈气噎塞。饮食不下。用碓嘴上细糠。蜜丸弹子大。时时含咽津液。咽喉妨碍如有物。吞吐不利。杵头糠人参各一钱。石莲肉炒一钱。水煎服。日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