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任督脉及手足三阳经在颈部的一个穴位,共为八穴。次,指从任脉的天突穴旁开的次序。《灵枢·本输》:“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抉突;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其中天容穴在《灵枢》中属足少阳,后人归入手太阳。以上各穴,除天突、风府外,均是阳经在颈部的“入”穴。参见根溜注入条。
《景岳全书》(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着。六十四卷。包括医论、诊断、本草、方剂、临床各科等。主张人的生气以阳为生,阳难得而易失,既失而难复,所以主张温补。
任督脉及手足三阳经在颈部的一个穴位,共为八穴。次,指从任脉的天突穴旁开的次序。《灵枢·本输》:“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抉突;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其中天容穴在《灵枢》中属足少阳,后人归入手太阳。以上各穴,除天突、风府外,均是阳经在颈部的“入”穴。参见根溜注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