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目之上下眼胞肿胀如球状者。出《证治准绳·杂病》。亦名胞虚如球、悬球。因脾虚挟湿或气血不足,虚火壅于气分所致。眼部五轮理论:脾属土曰肉轮,为上下胞睑,脾在此指胞睑。证见胞睑浮肿,虚起如球,无赤痛,喜按。《张氏医通》卷八:“谓目脾浮肿如球也。以两手掌擦热拭之,少平,顷复如故。”治宜以补脾益气为主,辅以祛邪之药。可选用神效黄芪汤或补中益气汤加减。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病证名。目之上下眼胞肿胀如球状者。出《证治准绳·杂病》。亦名胞虚如球、悬球。因脾虚挟湿或气血不足,虚火壅于气分所致。眼部五轮理论:脾属土曰肉轮,为上下胞睑,脾在此指胞睑。证见胞睑浮肿,虚起如球,无赤痛,喜按。《张氏医通》卷八:“谓目脾浮肿如球也。以两手掌擦热拭之,少平,顷复如故。”治宜以补脾益气为主,辅以祛邪之药。可选用神效黄芪汤或补中益气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