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述钩元》 鳢肠

    作者: 杨时泰

    又名旱莲草。金陵草。下湿地处处有之。苗似旋复。而花白细者。鳢肠也。一种结房如莲者。乃小莲翘也。二种折其苗。皆有汁出。须臾而黑。

    气味甘酸平。纯阴之草也。入肾入肝。亦入胃与大小肠。益肾阴。乌髭发。治血痢。

    通小肠。疗溺血。及肾虚变为劳淋。敷疮止血排脓。正禀北方坎水之气。故其汁元黑。古今变白之草。当以兹为胜。(仲淳)肾主二便。肝亦司小便。此味入肾与肝而益阴。故治血变白布绞合和如莲草洗净。晾干。研青盐为末。将草铺于瓷钵内。一层盐。一层草。腌一七。沥草晒干。有余汁补竹日每频擦自验。溺血。同车前草等分。杵取汁。每空心服三杯。

    钱。治肠风脏毒。下血不止。又用捣汁。冲极热酒饮。治痔漏疮发不过三服。滋肾乌须。旱莲丸。旱莲草用汁晒半斤。生姜三斤取取汁晒半斤。细辛三两。破故纸一斤。面炒杜仲半斤。炒五加皮酒半斤。枸杞子四两。川芎四两。没药二两。为末。核桃仁去皮半斤每服五十丸。黄酒送下。

    〔论〕旱莲多生下湿地。折其茎。出汁黑色。所禀阴气纯而且浓。又化为汁。以合于人身而乌之水盛也不利而阴血热则须发白。彼年逾壮而俱取以凉血热乎。惟百味先至六月。煎于日中者五。又合姜其不止用火制者。凡火不能胜上升。则须润而黑。六八以后。升令少。降令多。以精血药以防之。染掠亦非上策。又乌须亦必因证用药则犹剖腹而藏珠也。

    鲤肠阴寒性冷。虽善凉血。不益脾胃。病患脾胃虚败。及易溏泻者。勿轻与服。不用姜汁椒〔修治〕取汁用姜汁和剂日中煎熬。此千金法。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唐大烈
  • 作者:
    吴普
  • 作者:
    吴鞠通
  •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作者:
  • 作者:
    邹存检
  • 作者:
    马培之
  •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作者:
  • 作者:
    高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