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疳证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指疳病时间长,病位在心、腹、胃、肠。《证治准绳·幼科》:“小儿乳食,心腹虚胀,眼目涩痒,体热皮枯,肠胃不和,痢下五色,渐渐羸瘦,虫蚀肛肠,日月弥深,痢转不止。”由脏腑虚冷所致。治宜健脾助运、理气消积。用厚肠丸(陈皮、半夏、苍术、人参、麦芽、枳壳、神曲末、青皮、厚朴)。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病证名。疳证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指疳病时间长,病位在心、腹、胃、肠。《证治准绳·幼科》:“小儿乳食,心腹虚胀,眼目涩痒,体热皮枯,肠胃不和,痢下五色,渐渐羸瘦,虫蚀肛肠,日月弥深,痢转不止。”由脏腑虚冷所致。治宜健脾助运、理气消积。用厚肠丸(陈皮、半夏、苍术、人参、麦芽、枳壳、神曲末、青皮、厚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