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指缺盆穴处生窦道有脓液流出者。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该病多因情志不遂郁怒气结而成。症见颈部缺盆穴处疼痛肿胀,可延及耳根,破溃成漏,脓水流出不止,久不收口。治宜内服空青散。相当于颈部淋巴结核。
《女科经论》(公元 1689 年)清.萧埙(赓六)着。八卷。分为月经、胎前、产后、崩淋、带下、杂病等门,辨别虚实寒热,详论治法。
病名。指缺盆穴处生窦道有脓液流出者。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该病多因情志不遂郁怒气结而成。症见颈部缺盆穴处疼痛肿胀,可延及耳根,破溃成漏,脓水流出不止,久不收口。治宜内服空青散。相当于颈部淋巴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