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晋末医家(约370-450年)。京口(今江苏镇江)人,精医术,尤擅长外科,据云得异人授以《痈疽方》及药物,随宋武帝刘裕北征以之治人伤,验甚,后遂将其书衍为《鬼遗方》十卷,后由龚庆宣于永元元年(499)所得,重加编次成《刘涓子鬼遗方》,现传本五卷,内分痈疽病因、痈疽发背及妒乳、治疗、疥癣、秃发等,其中关于以波动感判断脓肿之成熟与否及其部位,以及灸法、薄贴法、引流法等,均为我国古代外科学之成就。
(公元 1695 年)清.张温(路玉、石顽)着。十六卷。采集历代名家方论,编次成书。门类依据王肯堂《证治准绳》,方药主治多依撩《薛己医案》、张介实《景岳全书》,并结合自己的体会予以参订。
晋末医家(约370-450年)。京口(今江苏镇江)人,精医术,尤擅长外科,据云得异人授以《痈疽方》及药物,随宋武帝刘裕北征以之治人伤,验甚,后遂将其书衍为《鬼遗方》十卷,后由龚庆宣于永元元年(499)所得,重加编次成《刘涓子鬼遗方》,现传本五卷,内分痈疽病因、痈疽发背及妒乳、治疗、疥癣、秃发等,其中关于以波动感判断脓肿之成熟与否及其部位,以及灸法、薄贴法、引流法等,均为我国古代外科学之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