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状名。指全舌深红或紫红,舌根强硬失音。属脏腑热盛已极,或因燥火浸淫,或为时疫直中,宜苦寒清热解毒治之。若舌尖能动,舌根胖硬不能言语,此为肝风内动,风痰壅盛,宜清心开窍,平肝熄风。若舌短硬不能伸出。面色枯槁,为脾肾衰败之征,宜补肾健脾。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病状名。指全舌深红或紫红,舌根强硬失音。属脏腑热盛已极,或因燥火浸淫,或为时疫直中,宜苦寒清热解毒治之。若舌尖能动,舌根胖硬不能言语,此为肝风内动,风痰壅盛,宜清心开窍,平肝熄风。若舌短硬不能伸出。面色枯槁,为脾肾衰败之征,宜补肾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