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①脉象名。应指滑利,如盘中走珠。《素问·五脏生成篇》:“夫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
②尺肤诊的征象,滑泽光润。《灵枢·邪客》:“持其尺,察其肉之坚脆,大小滑涩、寒温燥湿。”《灵枢·论疾诊尺》:“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灵枢·官能》:“审皮肤之寒温滑涩,知其所苦。”
③行动滑溜、流利。《灵枢·逆顺肥瘦》:“此言气之滑涩,血之清浊,行之逆顺也。”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学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①脉象名。应指滑利,如盘中走珠。《素问·五脏生成篇》:“夫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
②尺肤诊的征象,滑泽光润。《灵枢·邪客》:“持其尺,察其肉之坚脆,大小滑涩、寒温燥湿。”《灵枢·论疾诊尺》:“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灵枢·官能》:“审皮肤之寒温滑涩,知其所苦。”
③行动滑溜、流利。《灵枢·逆顺肥瘦》:“此言气之滑涩,血之清浊,行之逆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