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清代医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父奉君,擅长医术。凌霄承家学,复从姻亲杨瑞东习治痘术,从业师杨章服学脉理,于瘟痧二证,尤有体会。早年曾着《瘟疫要编》,年近八旬,恐前书言不尽意,又研习吴又可、刘松峰医论,拾遗补阙,汇成《韩凌霄瘟痧要编》四卷(1881年)。从学弟子有二十余人。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清代医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父奉君,擅长医术。凌霄承家学,复从姻亲杨瑞东习治痘术,从业师杨章服学脉理,于瘟痧二证,尤有体会。早年曾着《瘟疫要编》,年近八旬,恐前书言不尽意,又研习吴又可、刘松峰医论,拾遗补阙,汇成《韩凌霄瘟痧要编》四卷(1881年)。从学弟子有二十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