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见《儒门事亲》卷五。指眼部干涩羞明,白睛失去润泽,黑睛生翳,溃穿可成蟹眼、旋螺突起,甚至珠塌失明,伴口渴、腹泻、肚胀大、青筋暴露等症的眼疾。多因肝郁脾虚、湿热熏蒸所致。其治宜疏肝健脾、化湿清热。宜先服消疳散,后服芦荟丸。
(公元 1615 年)明.龚廷贤(子才、云林)着。十卷,分为十集。首集为诊治诸论,次为诸病的辨证施治。
病名。见《儒门事亲》卷五。指眼部干涩羞明,白睛失去润泽,黑睛生翳,溃穿可成蟹眼、旋螺突起,甚至珠塌失明,伴口渴、腹泻、肚胀大、青筋暴露等症的眼疾。多因肝郁脾虚、湿热熏蒸所致。其治宜疏肝健脾、化湿清热。宜先服消疳散,后服芦荟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