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耳聋左慈丸

    《中国药典》:耳聋左慈丸处方

    磁石(煅)20g 熟地黄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60g 山药80g 茯苓60g 泽泻60g 竹叶柴胡20g

    性状

    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微酸。

    炮制

    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9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

    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

    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重订广温热论》卷二:耳聋左慈丸处方

    熟地黄240克 山萸肉 淮山药各120克 丹皮 建泽泻 浙茯苓各如克 煅磁石60克 石菖蒲45克 北五味15克

    制法

    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补肝肾,通耳窍。主肾虚精脱,耳鸣耳聋。

    用法用量

    每服9克,淡盐汤送下。

    摘录《重订广温热论》卷二《饲鹤亭集方》:耳聋左慈丸别名

    耳鸣丸、柴磁地黄丸

    处方

    熟地4两,山萸肉(炙)2两,茯苓1两5钱,山药2两,丹皮1两5钱,泽泻1两5钱,磁石3两,柴胡1两1钱。

    制法

    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益气平肝。主肾水不足,虚火上升,头眩目晕,耳聋耳鸣。

    用法用量

    耳鸣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柴磁地黄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

    摘录《饲鹤亭集方》清·《重订广温热论》:耳聋左慈丸组成

    磁石二两(60克)、熟地黄八两(240克)、山茱萸四两(120克)、牡丹皮三两(90克)、山药四两(120克)、茯苓三两(90克)、泽泻三两(90克)、北五味子五钱(15克)、石菖蒲一两半(45克)。

    用法

    蜜丸。每次6~9克,每日2次口服。临床应用可改为汤剂,水煎服,每日2次,各药剂量按比例酌减成汤剂常用量。

    功效

    滋阴补肾,潜阳聪耳。

    主治

    主治肝肾阴虚所致耳聋耳鸣,头晕目暗,腰膝酸软,遗精,舌红苔少、脉细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耳鸣、耳聋。

    1.耳鸣:耳聋左慈丸治疗主观性耳呜30例,与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组30例对照,用药时间为1个月,停药后随访1个月。临床疗效评价以耳鸣消失,且伴随症状消失,治疗结束后随访1个月无复发为痊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4例,失访1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60%。(《中华耳科学杂志》2009年第3期)

    2.耳聋:本方治疗老年性耳聋7例,每月服药10日,连续服用6个月。临床疗效评价以听力提高到50 dB以内,自觉语言交流无困难,耳鸣消失为治愈标准。结果:7例按计划服药后6个月复查,自觉听力均无明显提高但未再继续下降,耳鸣消失4例,减轻3例。纯音测听复查,听力曲线基本相同3例,稍有提高4例,均为好转。(《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杂志》1997年第4期)

    方解

    耳聋左慈丸为六味地黄丸加磁石、石菖蒲、五味子化裁而来,六味地黄滋阴补肾治其本,磁石、菖蒲潜阳开窍治其标。

    现代研究

    早期文献报道本方可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白内障,遗精等病症。实验研究表明,本方能降低硫酸庆大霉索引起的听觉反应闻上升幅度,具有保护耳蜗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保护耳蜗毛细胞溶酶体完整性,降低庆大霉素耳毒性的作用。

    方歌

    耳聋左慈熟地黄,山萸山药粉丹皮,泽泻茯苓石菖蒲,再加磁石五味子。

    摘录清·《重订广温热论》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党参(饭上蒸3次)4两,白术(蜜炙黄勿焦)4两,当归(酒炒)4两,大熟地(酒蒸)6两,茯苓(乳蒸3次)3两,山药(乳蒸3次)3两,杜仲(姜汁炒断丝)3两,白芍(酒炒)3两,川芎(炒黑)2两,续断(酒洗晒干)5两,子芩(酒炒)1两,砂仁(......
  • 处方大熟地5钱,山萸肉2钱5分,益母草1钱,条黄芩5分,麦冬2钱5分,生地1钱5分,阿胶1钱,北五味1分。功能主治小产诸症。用法用量从受胎2个月服起,每日1剂,服50剂止。摘录《达生编》卷下......
  • 处方黄芩4克 砂仁 荆芥穗 当归身 白芍 连翘 生地黄 广陈皮各3克 川芎2.4克 甘草0.9克制法上药锉为粗末。功能主治主妊娠血分有热,目病凝脂翳障。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 处方黄牛鼻1具,党参2两,蜜炙黄耆2两,白术1两,归身1两5钱,白芍1两5钱,熟地4两,阿胶1两,怀山药3两,川断3两,杜仲4两,黄芩7钱,炙甘草5钱,春砂仁7钱,卷心荷叶1两,蚕茧壳1两。制法先将黄牛鼻、荷叶、蚕茧壳等3味炙灰存性,为末候......
  • 处方益母草(上截)3两,香附米2两(童便制),熟地黄3两,归身3两,白芍3两(酒炒),川芎2两(酒洗),苏梗2两(忌鲤鱼),陈皮3两,炙草2两,白茯苓2两,白术2两,条芩2两(酒炒),莲肉2两(去皮心)。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