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诸种痧证之一种。出清代林森《痧书》中卷。又名风疹。多因外感风热时邪之气而郁于肺胃,发于肌肤所致。证见皮肤忽现细小之红疹,往往在一天之内即可布遍全身,同时伴有搔痒,一般可于2-3天内消退。风疹消退后,皮肤患部无脱屑,亦不留斑痕。多见于小儿。发疹前一般伴有轻微之咳嗽及发烧,或并食饮纳少,腹泻呕吐等症。治宜清热疏风解毒之剂,内服消风散化裁。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病名。诸种痧证之一种。出清代林森《痧书》中卷。又名风疹。多因外感风热时邪之气而郁于肺胃,发于肌肤所致。证见皮肤忽现细小之红疹,往往在一天之内即可布遍全身,同时伴有搔痒,一般可于2-3天内消退。风疹消退后,皮肤患部无脱屑,亦不留斑痕。多见于小儿。发疹前一般伴有轻微之咳嗽及发烧,或并食饮纳少,腹泻呕吐等症。治宜清热疏风解毒之剂,内服消风散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