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腹内虫多积聚成块的病证。亦称九虫积。虫积,腹痛多在脐周,时作时止,或腹中有块,不坚硬,推时能动,面黄肌瘦,时吐苦水、清水,或睡时流涎,脘腹膨大等。《古今医统》卷六:“九虫积,腹中不时作块痛,面青,口吐青水。”《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虫积,饮食积聚,变化生虫,时呕清水苦水,常生腹中咬痛也。”治宜驱虫消积。可用槟榔、雷丸、芜荑、榧子、使君子等药,或化虫丸、平安万应丸、乌梅丸等方,本证见于肠寄生虫病。
《串雅内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赵学敏(恕轩)撰。四卷。为赵氏记录整理著名“铃医”(走方医)宗柏云的学术经验,并为之增删而成。书中记载多种治法及有效方剂,要求做到简、验、便、廉。
病证名。腹内虫多积聚成块的病证。亦称九虫积。虫积,腹痛多在脐周,时作时止,或腹中有块,不坚硬,推时能动,面黄肌瘦,时吐苦水、清水,或睡时流涎,脘腹膨大等。《古今医统》卷六:“九虫积,腹中不时作块痛,面青,口吐青水。”《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虫积,饮食积聚,变化生虫,时呕清水苦水,常生腹中咬痛也。”治宜驱虫消积。可用槟榔、雷丸、芜荑、榧子、使君子等药,或化虫丸、平安万应丸、乌梅丸等方,本证见于肠寄生虫病。